閱讀書籍:美的歷史 第六章、第七章
作者:安伯托•艾可 出版社:聯經出版社 2006 年 06 月 01 日
時間:95年9月27日 下午四點
成員:鄭元惠老師、黃美甄老師、楊婷如、李筑萱
導讀:李筑萱
紀錄:楊婷如
李:這兩章講述的是中世紀約十世紀到十五十六世紀的美學,我們上次討論到中世紀時有提到當時的藝術品鮮豔的色彩,我覺得這應該跟蠻族入侵有關,而此處則提到與教會的關係,首先是神聖與世俗之愛。神聖與世俗有何不同?神聖之美是何樣貌?
黃:應該是精神上的美感吧,世俗則是比較肉慾的美。
李:那當時的教會比較喜歡哪一種美?
鄭:應該是精神之美。
李:他們是道德主義者,不信任肉體之美,但還是有描寫肉體美感的文字流傳下來。
鄭:當時可能是壓抑或是撻伐它,但是當描述這件事時筆調卻是很投入的。
李:所以是假道學囉?表面上的道貌岸然。
黃:音樂也是,書中提到的布蘭詩歌就是一例。聖經歌曲都會讚美聖母,但其實作者讚美的是他所愛慕但卻無法結合的女人,於是便將此愛意轉換成對聖母的崇敬,於是女主角的名字便換成瑪利亞。
李:布蘭詩歌也是嗎?可是這首歌聽起來很神聖,像是配合大場面的音樂。
黃:這首歌一開始的時候是在描述春天命運的女神,接著男主角便開始追女主角的歡愉之情,後面就更加露骨了,以節奏樂器如響板、木琴等模擬他們的動作,從慢到快,而且有許多對男女一起跳舞、狂歡作樂。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作品也是在告訴我們生命原本就是如此,只是在描述原始的生活,不必用有色的眼光來看它。
楊:這讓我想到其實很多比較原始的部落民族,他們的舞蹈或是歌曲也都是在描述這些事情,如大陸西南方少數民族所唱的山歌,其歌詞內容也都是在調情,他們的想法是年輕男女尋找伴侶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黃:布蘭詩歌歌詞的創作者已佚失,作曲者卡爾奧福只是覺得他寫得很好,便將它譜上曲。
李:中世紀時崇尚道德精神之美,但也不否認世俗情慾亦有其美感,此一觀感便表現在音樂與繪畫等藝術創作上。接下來是淑女與遊唱詩人,這部分與後面的淑女與騎士很類似,重點都是求之不得的感情,越是得不到的感情就越濃烈,幻想也就越美,甚至還有愛上未曾謀面之人的騎士傳說,女主角也為了這位為見她一面而客死異鄉的愛慕者而自殺。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是有關聯的,當時是封建時代,有領主與騎士等階級,如亞瑟王的故事也是騎士愛上領主夫人,在這個故事中這位夫人與騎士藍斯洛私下互通款曲,後來被亞瑟王發現。在那個時代,騎士愛上領主夫人是很常見的事,主要是因為領主經常出遠門,而夫人與騎士之間便發展出類似柏拉圖式的愛情,騎士將對領主的效忠轉移為對夫人的愛慕,但因兩人身份懸殊,這種戀情不可能會有結果,這就是求之不得的愛。
黃:有專門描寫這種領主夫人與騎士之間的愛情的音樂作品,其風格是很血腥的,都是二十世紀的作品。十九世紀的音樂重視的是抒發作者個人的個性與表現自我風格,二十世紀則回過頭來找尋古老的元素,如部落音樂等。
鄭:這些領主夫人一定都很寂寞,沒有朋友可以傾吐心事,領主又不在身邊,所以只要有人跟她親近,感情就很容易發生,而這種得不到的感情又是更濃郁的,會一直魂牽夢縈。
李:領主夫人與騎士之間的愛情往往帶來的是不幸與後悔,主角們往往會得到教訓,這也許就是這些故事的寓意。
鄭:接著書中提到拉斐爾前派的病態慾感,這些畫作中可以感覺到某種不自然的情慾,可能是歡愉或者是矛盾,但又無法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意境。
楊:拉斐爾前派是在十九世紀的時候由畫家羅塞蒂所發起的運動,他們反對寫實主義的樸實畫風,崇尚文藝復興拉斐爾之前的年代,強調作品的人文內涵,發揚文藝復興以前的「真正的藝術」,重視藝術品的宗教道德意涵,揚棄學院派的陳規,畫風審慎而細緻。當時英國學院派推崇拉斐爾,鼓勵學生臨摩他的作品,使得英國畫壇了無新意,因此羅塞蒂等人便發起「拉斐爾前派」運動,意圖拯救英國藝術界。其題材多為聖經故事或富於基督教思想的文學作品,畫面皆富含象徵寓意,包括人物手持之物、穿戴的服飾等,都有其涵意。
鄭:他們的作品與拉斐爾的確有很大的不同,拉斐爾的作品是很唯美的,比較沒有寓意與象徵,而拉斐爾前派的作品則有許多可以探究之處。
李:中古世紀到約十五世紀結束,十六世紀時有地理大發現,十七世紀則是科學革命,這時候就比較崇尚自然,開始科學化,因此這一章一開始提到發明與模仿自然之間,這裡蠻有趣的一點是反對柏拉圖說的「藝術只是自然的模仿」,藝術雖然模仿自然,但自然並沒有像藝術品中這麼完美,因此藝術應是介於創造與自然之間,且讓自然更為完美,肯定了藝術的價值。當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論述呢?
楊:那個年代畫家的地位逐漸提昇,以往畫家不會在作品上簽名,他們只是畫匠,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盛行,當時一些有錢人會聘請畫家繪製作品,於是畫家的身價便提高了,從那時開始畫家才有在作品上簽名的習慣,不過一開始的簽名大多很不明顯。
李:書上這幅《岩窟聖母》的價值何在?
楊:達文西畫了兩幅《岩窟聖母》,書上的是第一幅,第二幅將畫面右邊女子指著聖嬰的手去掉,其實這些手勢都是有涵意的,比如手指向天暗示著上帝,而這幅畫中也有許多神秘的手勢,達文西用這樣的方式讓觀者思考畫面背後隱藏的意義。
鄭:所謂的涵意有兩種,一種是圖像學的涵意,也就是約定俗成的涵意,另一種是畫家自創的涵意,而在圖像學中什麼樣的圖像代表什麼涵意是區分得很清楚的,如凡艾克被廣泛討論的作品《新郎與新娘》中圖像的寓意眾所皆知,但像羅塞蒂這樣象徵主義的作品其意涵是隱晦難懂的。國外有關於圖像學的書,分析了許多圖畫中在當時的年代觀者能夠一看便知的涵意。
李:這是符號學嗎?
楊:圖像學與符號學不太一樣,圖像學是分析圖像象徵意義的學說,符號學則是發源於語言學,不過中心主旨其實差不多,就是圖像或符號都有表面的涵意跟內在的涵意。
鄭:圖像學可能比較偏向美術,符號學則比較廣泛。
李:塔羅牌也是一樣的道理嗎?它也是在解釋圖像,而且很準,毎副牌都有一個涵意,比如說「愚人(fool)」手持燈塔,代表它可以為人照明路線,抽到這張牌表示有一個目標想要達成,而魔術師則代表很有創造力,會想要從事創作的工作。
鄭:塔羅牌有演變的歷史嗎?
李:我不清楚,不過它有一個最正統的標準版,塔羅牌的畫風有許多不同的呈現方式,但圖像一定就是這些人物,包括背景與手持物等元素一定都會相同。接著在「擬像」這一節中提到了透視法的發現。
鄭:這在藝術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在文藝復興時發現了這個表現方式且將此技術發展得相當精確,在杜勒的版畫中描繪了當時的透視測量法,將一塊透明的板子畫上方格,直立放在畫家跟描繪對象之間,藉此觀察對象在不同角度的樣貌,這是很科學的觀察方式,表現出文藝復興時的人文精神。透視是一種視覺的呈現,物體的大小並沒有改變,但當它離我們越遠時看起來就越小,透視的表現畫法就是為了追求視覺上的真實與空間感,這也表現出當時人們對科學與自然精確的探究,以及相信自我感觀與心靈的傾向。透視法是一位建築師發現的,由他開始慢慢研究發展而來,這也是因為繪製建築草圖時所需要的精確性而起的,有一批畫家與這位建築師交往密切,因而逐漸流傳開來。
李:這也許和當時以人為本的理念有關,他們認為應該要畫人眼中的世界,而不是神的世界,從天堂等想像的世界回歸到日常生活週遭的環境中,因此要追求精確的再現,如這幅凡艾克的畫,其背景的感覺就很真實。
鄭:這幅畫的年代比達文西還早得多,雖然他的透視已做得狠精確,但在人物表現上仍顯得有些僵硬。
李:透視畫法的精確與油彩的發展有關嗎?
鄭:油彩是讓畫面有真實的質感,若跟中國的水墨畫比較就能明顯地看出,中國的繪畫比較講求精神的層次而較不追求質感,油畫的質感則真實得多,但與透視是否精確則較不相關。油彩的質感較其他媒材如水彩或更早的蛋彩等更為精確,自凡艾克發明或改良了油彩畫法後方能達到這種境界。追求視覺上的真實是當時的重心,所以油畫與透視法等發展都大致圍繞著這個主題。
李:我不太能理解作者所說的「超感官之美」,如「神的美不只透過人世,更是透過自然界」。
鄭:我看個部份時是將重點放在「靜觀而得的超感官之美」,意思應該是整個畫面的協調、韻律,而不是純粹的感官感受,這種超越感官的感覺不是經由觸碰而得,而是經由靜觀而慢慢感受到的,如波提且利的畫作都非常優美、協調。
李:此處所提到的「感官」是所謂五感嗎?也就是視覺、觸覺、嗅覺、聽覺等等?
鄭:除此之外我覺得還包括肉慾,如後來的魯本斯,他的畫會讓人覺得肉慾橫流,而波提且利的畫則是較為靜態的、冷淡的,這種美感是與觀眾有距離的。
黃:可能是因為當時是將人體與自然結合而呈現出的美感,這是當時特殊的風格,所以產生了這樣的超感官之美,因為這些畫作並非單純描繪在室內的人體,而不像早期的作品大多以聖經故事或是內景物為題材。
鄭:畫面的韻律有可能是由此而來,我去荷蘭時當地的人說魯本斯是「精肉販子」,他販賣令人垂涎的人體,不過這是對比之下的說法,但兩相對照之下會覺得一種是神聖優雅的,另一種則充滿了官能肉慾,魯本斯的作品中其肌肉的畫法與人體輪廓邊緣的處理方式都是很煽情的,而波提且利的畫法則將這些感覺壓抑下來,人物的姿態也是優雅的。
李:我覺得這跟人物肌膚的顏色也有關係,波提且利的人物膚色會與背景融合,而魯本斯畫中人物白皙的肌膚則從背景中突顯出來。
鄭:顏色的表現方式會予人不同的感受,一個是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另一個則是較為含蓄的,波提且利的人物都具有其象徵意義。
黃:魯本斯所畫的人物都有挑逗的眼神。
鄭:這些人像看起來都像是在調情。
楊:他最有名的一幅畫是《瑪俐抵達馬塞》,這幅畫描繪女王剛抵達馬塞的情景,畫面上半部是女王、隨從與迎接她的人,下方裸體的人像則是海上的眾神。
鄭:一般只有神話人物才會畫成裸體,馬內的《草地上的野餐》就是因為將凡人畫成裸女並且與穿著衣服的人坐在草地上野餐,而引發了許多爭議。波提且利的《春》整體畫面很協調,人物無論是否為裸體都很優雅,如《維納斯的誕生》中裸體的維納斯也是很優美的。
楊:《春》這幅畫中的人物都代表著一個月份,最左邊的是信使神赫姆斯,他代表九月,他右方的三美神各代表六七八月,畫面正中間的維納斯代表五月,接著是春神四月與花神三月,最右邊的北風是二月,他是冬天的尾巴,想抓住三月,而九月信使神則在查看樹上的果子成熟了沒有,這是我看過的故事。最後一節則是呼應前面的「神聖與世俗之美」,論述不同的美感。
黃:這兩幅維納斯我看了很久,我覺得提香的這一幅比較調情,它的背景是一般人的家裡,感覺上有點像是情婦;吉歐吉歐的則比較唯美,看起來很舒服。
鄭:提香的作品好像都會給人這樣的感覺,這可能是他的風格吧,後面這一幅《神聖與世俗之愛》我也看了很久,思考哪一邊是神聖的,哪一邊是世俗的,我覺得右邊是神聖的,左邊是世俗的。
李:右邊女子的手好像具有神力似的,讓右邊的天空佈滿了烏雲,而且神聖的一方才會以裸體呈現。
楊:而且左邊的背景有房子,這些景物也都有涵意,如兩隻成對的兔子,比喻世俗的愛是宜室宜家。這兩個女子可能是兩種不同型態的維納斯,維納斯是愛與美的女神,這一節藉由不同的維納斯來分析不同的美感,如神聖的美感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世俗的美則比較平易近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黃:我的想法是這些維納斯都不像天神,畫家可能是將他喜歡的女子畫出來,並將她化名為維納斯,就像以前的教士寫聖歌讚美瑪利亞,但其實是獻給他的愛人,也就是作者將喜歡的人神化了。
李:維納斯已經成為美的代名詞,只要是美的就稱為維納斯,就像一些情書中稱情人為「我的女神」一樣,大家都認為神是最美的,只有以神之名才能形容愛慕之人的美。
鄭:所以重點也就不再是維納斯的原型、神的形象了。
以上討論皆不代表本校教師觀點,謹提供參考。
歡迎大家一同加入我們的網路讀書會,提供給我們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