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學科中心電子報

  20083

 人物專訪

在音像藝術必備的影視工作與賞析知識之中,聲音製作不是最被觀眾注意,但這個工作與專業卻是戲劇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常稱的「音效」這個名詞,其實是由許多聲音的元素所組成的。且必須相輔相成,缺一個不完美的因素,會讓戲劇由加分效果反倒成為了減分。在聲音方面具有充分專業知識的大師級教授唐榮村(唐林)老師,從事影視音效教育工作長達卅年之久,很榮幸能夠請他來擔任我們對於「音效」這一個工作介紹與知識引導的導師。

唐榮村老師出生於一九四八年,台灣台南人。以唐林為名在無線三台的年代從事多年的電視音效工作,關於電視音效工作獲獎榮耀如下:中華民國八十年以《又見春風》、八十一年以《金鐘系列、關懷系列-最後的小火車》榮獲廣播電視金鐘獎最佳電視音效,並經行政院新聞局在民國七十年、七十二年、七十六年、七十八年金鐘獎評定為優良電視音效工作人員。唐林老師從電視圈退休之前,一共製配了兩百零八部電視劇的音效作品。問他最喜歡的是哪一部?唐林老師的回答很有趣:「每一個都是自己用心呵護出來的孩子,每一部我都很喜歡」。原本是學習廣播電視出身的唐林老師,對於音效工作的熱忱與喜愛,也源自於他從年輕時代就開始收藏的音樂作品從唱片(曲盤)到現在的CDDVD等等,不少至今已是珍寶級的絕版出版品。專注地傾聽戲劇音樂作品的內容,搭配影視導演想要以劇情、表演甚至是聲音的襯托,來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以企圖融入觀眾的內心,塑成感動的思潮。

唐林老師在第一堂課程的時候,必定是把音效與聲音的定義,清清楚楚地分界出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如果沒有確實認清每一個專業名詞的意義與其不同之處,那麼工作起來也會有混淆與困惑的時候。

音效的工作分為「音樂配成」、「效果製作」、「錄音合成」三種。而聲效與音效的定義差別在於,音效是聲音元素製作的一個工作名稱,或是執行影視聲音製作的動作(動詞),一般人會將這兩個名詞混淆,或許在原文的解說上會有清楚的分別:聲效是Sound Effects,而音效是Sound Editing Sound MixingMusic Editing的工作總和描述與職業名詞。面對廣播、電視或是電影,都需要有音效的專業人員與影像工作者相輔相成。即便是默片時代,也是有現場的樂師在旁邊演奏搭配情節與主角情緒。所以如何選擇適合的音樂配入,又應該在什麼時候把聲效(Sound Effects加進去情節之中,最後還要把所有的音樂跟聲效一起混合成為聲音部分的製作,都是需要進一步在學習的。我們可以先認識以上的聲音定義,加上對於聲效的處理,就可以開始著手搭配影像與對白、或是單獨的聲音表現。

經由唐林老師大力推動的音效概念,我們可以充分地瞭解聲音的元素,可包括語言(Spoken Language)、音樂(Music)與聲效(Sound Effects)三大元素,這些名詞都是由國外的影視專業工作知識所產生,所以我們如果能在解說中適時加入原文名詞,將更能釐清各名詞的主要定義。仔細地聆聽影視媒體上面的聲音,也不乏就是這三大元素所涵蓋。無論是演員之間的對話(dialogue)、演員獨自一人表演他的想法所說的獨白(monologue)、或是常常聽到第一人稱(自己)與第三人稱所敘述故事而說的旁白(narration)這些都是語言的元素。而最有趣的一點,就是現在年輕同學們很偏好提及的「O.S.」用法,來表達自己無法說出的感想。唐林老師提出說明,要我們清楚的分別,在影視中不開口說台詞,而必須事先由演員錄下聲音表達劇中人的想法或記憶時稱之為心聲(voice-over),然而電視台會將心聲也稱為「O.S.」。其實真正的「O.S.」,原文為「Off-Screen」泛指廣義的「畫外音」,凡是在畫面外的動作或聲音都可以稱為「O.S.」「註」。

    而在配樂的部分,也可分為現場音樂與情緒音樂兩部分。現場音樂:代表劇中的演員聽得到的音樂,發生在戲劇的安排中;例如男女主角到西餐廳用餐,西餐廳所演奏的音樂,就是現場音樂。至於表達男女主角心理的音樂、烘托情緒所用到的音樂,則屬於情緒音樂。善用配樂加強戲劇的感染效力,比方音樂可以加強主人翁的動作、激發緊張情緒、也可以在轉場銜接上運用、或能表現出民族與地方的特性、當然也可以補強演出與情節的虛弱不足感等等。但是音樂的安排必須適可而止,每一段音樂的起落必須有張力與結束,才不會讓戲劇的進行裡一直持續音樂的存在,而變得厭煩與失去鋪陳的效果。

 至於三大元素裡最後提到的聲效(Sound Effects)的定義很廣,作用在於加強戲劇的效果。聲效又分為自然界的聲音與創造出來的聲音,不管是自然界的聲音,或是運用科學器材製作的聲音,聲效運用在戲劇情節上,強化了戲劇與現實的效果之外,還可以用來暗示與引導觀眾的想法與時序,比方之前所提的Off-Screen 的意思是指「畫外音」或「畫外動作」,通常使用在有畫面的戲劇情之中。他的意思是說劇中表演的演員或是某動作,並不在畫面裡面演出,但是藉由聲音表現的方式,讓觀眾知道這個畫面有這些演員表演或是動作的發生,或是畫面是牧場的空景,只聽到牛叫聲及西部牛仔的吶喊聲,這時牛叫聲和吶喊聲就是o.s.。最常用的就是攝影機拍攝演員剛睡醒的樣子,畫面中有鳥叫聲表示已經是清晨了,但是鳥卻沒有出現在畫面中,這就是最普遍使用的畫外音做法。而不出現在畫面中的表演,若沒有聲效的應用,將無法如現實一般表現得自然。聲效給戲劇最大的用處也在於這裡,自然環境中的聲效處理在於與現實符合,而創造的人工聲效又不一樣。現代的影劇聲效工作,越來越多科幻戲劇需要創造新的、不屬於自然之中的聲效,必須加入想像與現實一次又一次模擬。

對於退休前在電視台擔任音效指導工作,唐老師也分享了一些心得,總之就是要「迅速、確實、不耽誤美感」。電視台所用的音效製作機器,是屬於線性剪接(Linear Editing例如Betacam機器對剪的設備。線性剪接著重在時效與確實兩點,即是以傳統的剪接方式來達成,這種用錄影帶互拷的方式,也是大部分剪接室所使用的一種直接通過剪接機和對剪設備,可以簡單11剪接(以一台機器作為播放,一台機器用來錄製,以此來達到剪接的效果)錄拷編輯的一種模式。而一般人在電腦上學習剪輯的軟體,則稱為非線性剪接(Non-linear Editing),非線性剪接指在剪接的過程是先將資料儲存在硬碟內,再從硬碟抓取資料的方式來處理影片,影片的製作不必從頭開始,可以任意跳剪或修改,最後在電腦完成編排順序。傳統的線性剪輯設備,可沒那麼方便,如果遇到要加一場戲在劇情中,必須從頭拷貝接這場戲,再接後面的戲,也就是說有3場戲已剪好是123,中間要穿插一場戲是1A,你必先拷貝第1場戲再接1A而形成11A 23。非線性最大的優點,除了便於修改以外,音軌上面也比線性剪輯來得多。一般線性剪輯,大多只有兩個音軌,專業設備也頂多四個音軌,但大多數的非線性剪輯軟體,音軌可以擴充至十幾個音軌以上。

    前幾年非常流行的現場直播節目,也令筆者好奇,這樣的節目音效該如何製作。唐老師表示,當年製作現場直播節目是不能有出錯的狀況產生,唯一的預防之道就是要多做綵排。將整個節目的流程、參與的幕前幕後工作人員必須配合整齊,導播在流程掌握上也不能出錯,相對的音效工作的壓力反而較戲劇節目來得小,因為綵排時已經把所有需要的聲音資源都準備完善,只要按照流程做完節目,音效工作並不如外行人預期的來得有壓力。音效工作最有挑戰性的,應該算是戲劇節目,尤其是中午或下午才錄製好、傍晚送達剪好的母帶,要求晚上播出之前必須要配好聲音工作的戲劇,時間與空間的挑戰才是最刺激也最有壓力感的工作。

    唐老師表示,製作電視節目的音效指導必須在上機之前自行準備好相關的音樂與聲效的音樂資源,從剪接師接到由母帶(台灣多用BetacamDigital Betacam機器)製作完成的剪輯工作帶之後,先看過一遍,心中馬上就要有靈感,對於哪些對話與情節需要音樂的加強、哪一個部分的聲音效果需要再製作,又有哪一段對話需要做機器上的特殊處理,都要在很快的情況下做出決定。專業的音效指導,對於處理聲音元素的環節必須嚴謹並且迅速,但又要有深厚的學養背景支持,精準地配上喜怒哀樂的情緒音樂。這些工作的專業都是在分秒必爭的節目後製工作所培養出來的,工作時腦海裡必須裝有相關戲劇的前後劇情、使用配樂、以及特殊聲效;當音效指導想要配出影帶的某一段畫面的聲音時,就必須快轉前進或倒退帶子,依序的使用邊看邊找的方式,來找到想要配上音樂或聲效的正確畫面位子,2聲軌是對白、第34聲軌分別加入音樂及聲效,最後再做混音到第1聲軌就可以和畫面在同一個影帶上音影合一播出,這是線性剪輯音效指導的工作大慨內容。

    在電視台晝夜不分、分秒必爭的工作環境中,唐老師仍然抽出所剩不多的空餘時間,到大專院校的傳播學院教授電視音效相關課程。從三十多年前的世新專校開始,一直到現在各大學傳播科系,多年以來唐老師竭盡所能地教導傳播系所的學生,瞭解更多關於音效的基本知識。有別於一般電視台資深工作人員只收徒弟的私傳想法,唐老師認為如果可以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工作心得,傳達給更多將來從事傳播方面的未來中堅份子去瞭解。讓更多人知道,電視節目的聲音專業製作,藉以提升電視節目在聲音方面的專業與水準。這比自己傳授給少數人接續工作的念頭,來得更有效果,如此可以杜絕一些粗製濫造、以應付觀眾的作品,也可讓社會的觀影水準更加提高。劣質作品被淘汰、好的作品受歡迎,兩者互相消長,影視作品的聲音製作,也可在生活的休閒之中,潛移植入藝術的美感。

「註」:Ira Konigsherg1987.The complete film dictionary.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p.242.

訪問/撰稿:蔡敏昕小姐

唐林(唐榮村)老師專訪

 唐林(唐榮村)

老師